莫道桑榆晚:看唐朝诗人如何把晚年活成诗
夕阳斜照,庭院里的老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。白居易披着半旧的青衫,将新写的诗稿递给身旁的刘禹锡。两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相视一笑,石桌上温着的酒泛起琥珀色的光。这是公元842年的洛阳,两位诗坛巨匠在人生暮年,用笔墨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夕阳对话。
夕阳斜照,庭院里的老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。白居易披着半旧的青衫,将新写的诗稿递给身旁的刘禹锡。两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相视一笑,石桌上温着的酒泛起琥珀色的光。这是公元842年的洛阳,两位诗坛巨匠在人生暮年,用笔墨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夕阳对话。
在我国古代诗词的璀璨星河中,有许多名句历经岁月洗礼,至今仍熠熠生辉。刘禹锡的 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” 便是其中之一,这句诗蕴含的积极乐观精神,鼓舞了无数人。
我在60岁时,突发其想,大胆尝试艺术创作,而后又精益求精,不断出版,到处展览,一点都不在乎别人的贬抑和异色眼光。一转眼就过了十一年了。我现在(2024)已经是一个71岁的老人家。以下是我老人的感受,唐朝诗人刘禹锡有句名言,是他当年奉劝白居易的诗句:「莫道桑榆晚